高考分數線以什麼劃分,高考錄取分數線是怎樣劃分的

[摘]高考分數線如何劃分首先要看今年全省各批次的招生計劃數有多少,再看考生各分數段的人數的分佈,然後按照招生計劃數的比率來劃分數線,一般一本是110%,也有的省按120%,二本以及二本以下都是120%。比如今年全省一本的招生計劃數有1000人,那麼如果按照110%劃分數線,就對照全省的分數段表,從高分到低分,劃到第1100名那個考生的位置,也就是全省的第

  [摘]高考分數線如何劃分

  首先要看今年全省各批次的招生計劃數有多少,再看考生各分數段的人數的分佈,然後按照招生計劃數的比率來劃分數線,一般一本是110%,也有的省按120%,二本以及二本以下都是120%。

  比如今年全省一本的招生計劃數有1000人,那麼如果按照110%劃分數線,就對照全省的分數段表,從高分到低分,劃到第1100名那個考生的位置,也就是全省的第1100名考生的分數就是全省的一本線,如果按照120%劃線,那第1200名考生的成績就是一般線,下面的依次類推。

  ————————————————————————————如果以上劃分根據權威,那麼一般來說(拿一本分數來舉例),一本分數段的學校有10%的盈溢名額,觸線的同學如果碰見熱門的學校,自然會被刷下去。這也可以解釋,歷年有上一本分數的同學,最後被耍到二本學校。

  但是,歷年也有一些同學能以一個較低的分數進入一個較好的學校。

  所以,考生們在填志願的時候要慎重,同時也要有膽量和預見力。

  又到了一年高考季,高考結束後,各省市會陸續公佈各個批次的錄取分數線,那麼,高考錄取分數線是根據什麼標準規定而出的呢?

  對,每年教育部在某省的本科。專科人數都有計劃,按照從高到低,劃定分數線,分數線上的人多數在錄取範圍內.

  高考錄取分數線是怎樣劃分的

  ①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劃定的最低控制分數線

  根據當年招生計劃和考生成績,依據人數來劃定。一般按略多於計劃數劃定,多數是計劃數的1.1~1.

  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來,排到該人數時分數多少,就是當年該省的最低控制分數線,只有達到該分數的考生才有資格參與錄取。

  ②各批次院校的控制分數線

  控制分數線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委員會根據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考生文化考試成績,按略多於某批院校計劃錄取總數劃定的一個“分數”。達到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錄取,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招辦根據錄取控制分數線,在錄取過程中將上線人數再按考生所報志願從高分到低分排列,由招生院校進行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

  ③分批錄取的高校的控制分數線

  a、提前錄取院校的控制分數線

  這批招生的院校及招生人數都比較少,主要是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學校及專業,其中有本科也有專科,按計劃招生數與報考人數的一定比例確定分數。對於有的院校專業上線人數錄取不滿,可適當降低分數要求錄取。由於這部分人比較少,有時不在社會上公佈分數線。

  b.第一批錄取院校的控制分數線

  根據規定,按計劃招生數與考生數的比為l:1.2來確定。

  由於分數線的劃分是按文史類、理工類(部分省還有外語類)分別劃分的,這樣就要考慮到志願兼報等因素,因此分數線確定時並不是機械進行的,而要考慮諸因素的作用。

  c.第二批錄取院校的控制分數線

  一般是按略多於計劃招生數來確定,其計算辦法是包括第一批的餘數在內從第一批控制分數線往下測算,直到人數比第二批計劃招生數有一定餘量時,這個分數就是控制分數線。

  d.第三批錄取院校的控制分數線

  該控制分數線確定的原則和辦法同第二批院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確定是一樣的。第

  一、二、三批錄取院校的控制分數線都是要在社會上公佈的。

  ④院校調檔線的確定

  院校調檔線是各高校對某地報考該校考生在文化成績方面的最低要求。院校調檔線是在該批院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基礎上,根據當年考生報考本校志願情況、分數情況和本校在該地招生計劃數確定。一般來說,同一批錄取院校之間的調檔線是有很大差別的。

  而且一個學校在一個省(市)招生,每年都有差別,有的院校在一個省(市)的分數線可能很高,而在另一個省(市)可能較低,這是由於當地考生第一志願報的多少而決定的(考生第一志願對某一院校報得較多,這個學校錄取的分數就高;相反,這個院校的錄取分數線就要降低些才能完成錄取計劃)。

  ⑤錄取分數線

  錄取分數線是指一個招生學校同一層次、同一類的最終錄取成績,有時也稱作最終錄取分數線,主要取決於當地考生第一志願的多少;第一志願報某一個學校的考生多,這個學校的錄取分數線就高,相反,第一志願報該校的考生少,並且非第一志願報考該校的考生也較少,其錄取分數線就要降低才能完成錄取計劃。

  例如:某省2003年理科計劃招生人數為34780人,根據全省考生的高考成績排隊,如按1∶1比例劃定的話,則從高分到低分排到第38258名,最後一位的高考分數為359分,則359就是該省理科最低分數線,也就是我們在報上見到的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

  各大省市就會公佈各個批次的錄取分數線那這些高考分數線是根據什麼標準劃分的呢?首先,全國各“一本”類大學要確定今年自己的招生人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招生計劃這個計劃經過教育部核查、批准、備案之後

  各省的高考一本二本三本分數線是什麼意思

  所謂”一本”就是”一批本科”的意思,二本也是一樣,二批本科的意思;

  ”批”的意思是這樣的:

  高考結束後,全國所有的高校就開始陸續招生了,但並不是所有的高校一起,在同一時間錄取,這裡有個先後順序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批次:

  ”提前批次”–主要是軍事類院校、國防類、公安幹警類院校、藝術類院校和部分高校的實驗班招收本碩連讀的批次,是最早的批次.

  ”一批本科”–主要是全國各部委直屬高校和一些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重點高校招生的批次,晚於提前批次,但早於二批本科.

  ”二批本科”–主要是普通本科院校招生的批次,晚於提前批次和一批本科.

  ”三批本科”–主要是民辦機制的本科院校招生的批次.晚於二批本科.

  ”高職專科”–最後錄取的批次.即我們平時所說的大專.

  而且,前面批次中已經被錄取的考生,後面的批次中不能重複錄取.

  區別在於,一本主要是各部委直屬的高校和一些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重點高校.二本是普通本科院校,無論從從師資力量,辦學質量上以及以後學生學習的各種軟硬體設施上來看,一本高校要優於二本高校.三本主要是民辦機制的本科院校 。

  擴充套件資料:

  一般來講,一本大學的錄取線叫重點線;二本大學的錄取線叫二本線;三本大學的錄取線叫三本線或本科線;高職大專的錄取線叫大專線。每年高考各地的錄取線都不相同,主要是由當年的招生計劃和報考人數以及當年的高考試題難易程度來決定。

  各學校根據自身的投檔人數和計劃招生人數劃定本校最低錄取分數線。各校的投檔人數是根據各校在本省錄取人數的1.2倍投檔,投檔以後學校招生辦從這1.

  2倍中以分數和志願為主,參考學生檔案中的其他資訊,按計劃內人數錄取,其錄取的學生中最低分就是該校俗稱的錄取線。

  能夠利用“分數線”查閱各高校及專業的歷史錄取資訊,這只是志願填報的第一步,重要的事情還在下面幾個方面:

  一、利用“自分差”與“兩線差”海選學校

  關於用“自分差”與“兩線差”海選學校,筆者在本文的第一部分“知己必知六大要素”之高考考分情況中有過這樣的結論:凡“自分差”小於“兩線差”(特殊情況除外)的均應予以捨棄;只有當“自分差”大於“兩線差”的才有必要作進一步的**。換句話說,就是要眼睛向下,選擇“兩線差”在“自分差”以內的學校。

  這實際上是“海選”學校的基本方法與技巧。

  二、利用“分數線”報志願應注意的問題

  (1)、不能簡單、機械地照套以往的錄取分數

  (2)、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分數看特殊

  第一批(重點)本科控制線第一批本科控制線又稱重點線,參與第一批錄取的高校都是重點大學。這是重點院校錄取的底線,只有上線考生才有被錄取資格。第二批(普通)本科控制線第二批本科控制線又稱一般本科線,是所有本科院校錄取新生的底線。

  普通本科院校為數眾多,錄取新生的總數也很多。第三批本科控制線參與這批錄取的院校主要是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的本科部分。

  高職高專錄取線線上考生才有資格參加高職高專的錄取,這條線通常又稱大專線,其實又是當年該地高考的最低錄取線。錄取最高分最高分是指高校在招生年度在某一招生地區錄取的成績最高一名考生的分數。最高分在考生填報志願中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高考錄取線的劃定,一般來講,按照120%的比例進行劃定。比如今年某個省的一本批次的大學文史類招生計劃是10000人。

  在劃定錄取線的時候,按照考生高考成績從高到低進行排序,排到第12000(120%比例)名考生的時候,這名考生的高考成績就是該省當年的重點線,如果有同分考生,其分數也算累積。這就是錄取線的劃定方法。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的劃定方法也是這樣的。

  是的,是全國的各學校在本省

  的錄取標準。

  所謂”一本”就是”一批本科”的意思,二本也是一樣,二批本科的意思。

  “一批本科”主要是全國各部委直屬高校和一些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重點高校招生的批次。

  “二批本科”主要是普通本科院校招生的批次,晚於提前批次和一批本科。

  “三批本科”主要是民辦機制的本科院校招生的批次,晚於二批本科。

  高考錄取分數線,又叫省控線、批次線,是指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錄取分數線,即考生想要上某個批次大學必須通過的一條分數線。

  一本大學的錄取線叫重點線。二本大學的錄取線叫二本線,三本大學的錄取線叫三本線或本科線。

  每年高考各地的錄取線都不相同,主要是由當年的招生計劃和報考人數以及當年的高考試題難易程度來決定。

  各學校根據自身的投檔人數和計劃招生人數劃定本校最低錄取分數線。

  一二三本線就是把學生給分類了,把學生報考給分流了。具體書面說法,就是樓上說的。通俗來講,學得好的先報那些好學校,在好的學生報完之後,差一點的學生報差一點的學校。

  我用一本線來講,高考得分在一本線以上的學生就可以走那些一本院校,一本線是你們省教育廳根據本省所有學生高考分數確定的,這裡有一個比例,就是本省需要有百分之多少的考生在一本線以上。各學校在你省的錄取分數線:各高校在各省錄取的唯一標準是錄取人數,人數夠了,他就不再錄了,而錄取的最低分就成了這所大學在本省該年錄取的最低分數線。

  正因如此,如果所有學生不約而同都報一所大學,那麼他就會從高分到低分開始錄取,當錄滿了時候,他的錄取最低線也因為報的人多,分數高的也多,把他的最低錄取線提高了。各省的一本二本三本分數線的另一個作用是方便學生報考,使學生知道自己能報那所大學,對於一本線來說,你把某大學在你省的一本錄取分數線差和你比一本線高出的分進行比較,當相差不多或高於大學錄取線差時,你就可以進入這所大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