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詠贊錢塘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來,錢塘江以其奇特卓絕的江潮,不知傾倒了多少遊人看客。
觀賞錢塘潮,早在漢代就已蔚然成風,至唐宋時期,此風更盛。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八前後,是觀潮的最佳時段。這期間,錢塘江的海塘上,遊客群集,爭睹奇景。
觀賞錢塘潮,有3個最佳位置。海寧縣鹽官鎮東南的一段海塘為第一佳點。這裡的潮勢最盛,且以齊列一線為特色,故有“海寧寶塔一線潮”之譽。
在第二個觀潮佳點——鹽官鎮東8公里的八堡,可以觀賞到潮頭相撞的奇景。在第三個觀潮佳點——鹽官鎮西12公里的老鹽倉,可以欣賞到“返頭潮”。白天觀潮,視野廣闊,一覽怒潮全景,自是十分有趣,而皓月當空時觀賞夜潮,卻另有一番滋味。
關於錢塘潮,還有很多有趣的傳說。
昔年乘醉舉歸帆,隱隱山前日半銜。
好似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關於錢塘江大潮的名詩名句
1、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范仲淹《和運使舍人觀潮二首》
2、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李廓《憶錢塘》
3、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杯空。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王師道《十七日觀潮》
4、千里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人山紛贊陣容闊,鐵馬從容殺敵回。——***《七絕·觀潮》
5、天地黯慘忽異色,波濤萬頃堆琉璃。——杜甫《美陂行》
6、海闊天空浪若雷,錢塘潮湧自天來。——王在晉《望江臺》
7、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蘇軾《觀浙江濤》
8、海湧銀為郭,江橫玉繫腰。——楊萬里《浙江觀潮》
9、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劉禹錫《浪淘沙》
10、浙江悠悠海西綠,驚濤日夜兩翻覆。錢塘郭裡看潮人,直至白頭看不足。——徐凝《觀浙江濤》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
1、海神東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如連山噴雪來。──李白《橫江詞》
2、千里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人山紛贊陣容闊,鐵馬從容殺敵回。——《七絕·觀潮》
3、初聞萬馬聲,漸覺似長城。遠自三山起,高連兩岸平。凌風添怒勢,映日作虛明。若是吳胥魄,如何渡越兵。——釋文珦《錢塘江潮》
4、濤來勢轉雄,獵獵駕長風。雷震雲霓裡,山飛霜雪中。——宋昱《樟亭觀潮》
5、重到錢塘異昔時,潮頭東擊遠洲移。人間莫往三千歲,滄海桑田幾許悲。——張以寧《浙江亭沙漲十里》
好就碎覺藍色絕交惹急7啊tel
關於“錢塘江大潮”的名詩名句有哪些?
例如:1、《橫江詞》李白
海潮南去過潯陽,牛渚由來險馬當。
橫江欲渡風波惡,一水牽愁萬里長。
釋義:倒灌進長江的海水從橫江浦向南流去,途中要經過潯陽。牛渚山北部突入江中,山下有磯,地勢本就十分險要,馬當山橫枕長江,迴風撼浪,船行艱阻。
橫江欲渡風波十分險惡,要跨渡這一水之江會牽動愁腸幾萬裡。
2、《訴衷情·送述古迓元素》蘇軾
錢塘風景古來奇,太守例能詩。先驅負弩何在,心已誓江西。
花盡後,葉飛時。雨悽悽。若為情緒,更問新官,向舊官啼。
釋義:錢塘江風景從古至今都可稱為奇麗,按照慣例,太守都能用詩詞表情達意。我這個揹負弓弩的先驅在**?我的心已飛到錢塘江以西。
春花落盡之後,綠葉翻飛之時,細雨悽悽。眼下我正懷著怎樣的一腔情緒?怎敢面對新官,向著舊官的背影哭哭啼啼。
3、《七絕·觀潮》***
千里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
人山紛贊陣容闊,鐵馬從容殺敵回。
釋義:千里錢塘的波濤滾滾而來雪浪飛花的潮水湧向釣魚臺。人山人海大讚江潮陣容壯闊猶如鐵甲戰馬從容殺敵後回返。
4、《憶錢塘》李廓
往歲東遊鬢未凋,渡江曾駐木蘭橈。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桂倚玉兒吟處雪,蓬遺蘇丞舞時腰。仍聞江上春來柳,依舊參差拂寺橋。
釋義:往歲東遊鬢未凋,渡江曾駐木蘭橈。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桂倚玉兒吟處雪,蓬遺蘇丞舞時腰。仍聞江上春來柳,依舊參差拂寺橋。
5、《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釋義:九曲黃河從遙遠的地方蜿蜒奔騰而來,一路裹挾著萬里的黃沙。既然你從天邊而來,如今好像要直飛上高空的銀河,請你帶上我扶搖直上,彙集到銀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織女的家裡做客吧。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浪淘沙】唐 劉禹錫
釋義:八月的海濤咆哮地從地面捲來,浪頭高達數丈拍觸山崖依舊退回。?八月濤聲吼地去,頭高數丈觸山回。?沒有多久潮水已退到海門去了,它在臨走的時候捲起的沙堆潔白得好象雪堆。
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十七日觀潮】宋 陳師道
釋義: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錢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
釋義: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雲垂得很低。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錢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
釋義: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觀潮】宋 周密
釋義:錢塘江的海潮是天下間最壯觀的。從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這期間海潮最盛大。
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觀潮】宋?周密
釋義:當海潮從遠方海口出現的時候,只像一條白色的銀線一般,過了一會兒慢慢逼近,白浪高聳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嶺一般,波濤好像從天上堆壓下來,發出很大的聲音,就像震耳的雷聲一般。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憶錢塘】李廊
釋義:月色融融,千里一照,潮聲洶洶,十萬軍馬,何等的壯麗,何等的動人心魄!
千里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人山紛贊陣容闊,鐵馬從容殺敵回。——【七絕·觀潮】***
釋義:千里錢塘的波濤滾滾而來,雪浪飛花的潮水湧向釣魚臺。人山人海大讚江潮陣容壯闊,猶如鐵甲戰馬從容殺敵後回返。
楊誠齋詩云“海湧銀為郭,江橫玉繫腰”者是也。——【觀潮】宋?周密
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觀潮】宋 周密
釋義:忽然間黃色的煙霧四處竄起,人物一點點都看不見,水中的爆破聲轟然震動,就像高山崩塌一般。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色潮
有關錢塘江大潮的名詩名句
1、【雜曲歌辭·浪淘沙】唐 劉禹錫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
釋義:八月,浪濤呼嘯而來,吼聲像是從地下發出的。浪頭高達數丈,撞擊著兩岸的山崖。
頃刻間,浪濤便入海而去,在岸邊捲起像雪堆一樣的沙堆。
2、【十七日觀潮】宋 陳師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杯空。
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釋義:一望無垠的沙灘上,潮水湧上來了,像一道白色的長虹;我猜想,是不是瑤臺仙人,失手把玉杯中的瓊漿潑向了人間,如此奔騰洶湧。
澎湃的潮水中,藍天的倒影在水裡顛簸搖動;夕陽西墜,浮沉出沒在湍急的洪波巨浪中。
3、【憶錢塘江】宋? 李覯
昔年乘醉舉歸帆,隱隱前山日半銜。
好是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
釋義:當年乘醉登上歸家的帆船,看那兩岸隱隱的青山前太陽已落下一半。
此時此刻,最迷人的還是返照入江,滿江一片紅光,那江面上的點點白帆,在夕陽的輝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們一齊穿上了淡紅的衣衫。
4、【塘江待潮】宋詩-胡仲弓
潮至千艘動,濤喧萬鼓鳴。
江翻晴雪卷,海漲石塘平。
帆影林端見,波光屋上明。
青山自吳越,相峙兩含情。
釋義:漲潮的時候像千萬艘船在動,濤聲像數萬只鼓在鳴。
江水翻滾的時候像晴天裡的雪卷,海水漲的時候可以把所有都填平。
船和房屋的影子都映在水中。
從吳越開始,相對的青山像情侶一樣,互相含情脈脈。
5、【張田一首】明 張田
潮去潮來春復秋,錢塘江水通湖頭。
願郎也似江潮水,暮去朝來不斷流。
釋義:潮來潮去一天天就過去了,錢塘江的水通往湖的頭部。
希望你也能像這潮水一樣,永遠都不會斷流。
1.八月濤聲吼地來, 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 捲起沙堆似雪堆——劉禹錫(唐)《浪淘沙》
八月,浪濤呼嘯而來,吼聲像是從地下發出的。浪頭高達數丈,撞擊著兩岸的山崖。頃刻間,浪濤便入海而去,在岸邊捲起像雪堆一樣的沙堆。
2.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李廓(唐)《?憶錢塘》
月色融融,千里一照,潮聲洶洶,十萬軍馬,何等的壯麗,何等的動人心魄!
3.海闊天空浪若雷,錢塘潮湧自天來——王在晉(宋)《望江臺》
天空和大海非常寬闊。 巨浪像雷聲一樣尖叫。 錢塘江的潮流就像一片天空。
4.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王維(唐)《送邢桂州》
日落時,斜陽灑在水面,江湖反光強烈,呈現出一片耀眼的白色;潮水漲起來了,日沒水底,光照度明顯下降,天地呈現出一片青灰的顏色。
5.千里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 《七絕·觀潮》
千里錢塘的波濤滾滾而來雪浪飛花的潮水湧向釣魚臺。
1.浪淘沙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
2.十七日觀潮
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杯空。
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3.憶錢塘江
昔年乘醉舉歸帆,隱隱前山日半銜。
好是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
4.錢塘江潮
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漫道往來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拋巨浸疑無底,猛過西陵只有頭。至竟朝昏誰主掌,好騎赬鯉問陽侯。
5.秋過錢塘江
巨浸東隅極,山吞大野平。因知吳相恨,不盡海濤聲。
黑氣騰蛟窟,秋雲入戰城。遊人千萬裡,過此白髭生。
6.錢塘江潮
初聞萬馬聲,漸覺似長城。遠自三山起,高連兩岸平。
凌風添怒勢,映日作虛明。若是吳胥魄,如何渡越兵。
1、“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十七日觀潮》
《十七日觀潮》是北宋詩人陳師道創作的七言絕句。詩歌用比喻、想象、烘托手法寫出了錢塘江潮的勢和力。
2、”好是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好是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
《憶錢塘江》是宋代詩人李覯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寫人在黃昏時船上醉眼朦朧中所見,滿江白帆經夕陽返照,幻化成了無數身著淡紅衫子的水仙。形象生動地反映了醉眼中夕陽映照下的錢塘江奇景。
3、”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錢塘江潮》
作者羅隱,字昭諫,新城人,唐代著名詩人,著有《讒書》、《太平兩同書》等。羅隱的思想屬於道家,其書乃在力圖提煉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濟術”,是亂世中黃老思想復興發展的產物。
4、“巨浸東隅極,山吞大野平。”——《秋過錢塘江》
《秋過錢塘江》是唐朝著名文學家貫休的代表作品之一。貫休,浙江蘭溪人,是唐末五代著名畫僧。唐亡後於晚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為“禪月大師”。
他以詩著名,同時也是畫家和書法家,有《禪月集》存世。
5、“一氣連江色,寥寥萬古清。”——《錢塘江上》
《錢塘江上》是宋代詩人楊蟠的作品之一。本詩是宋朝詩人晚年重返杭州**錢塘江時所做,表達了詩人對我國的大好河山的讚美之情,本詩描繪了錢塘江的壯觀景象,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的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