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是精對苯二甲酸(pure terephthalic acid)的英文簡稱,在常溫下是白色粉狀晶體, 無毒、易燃,若與空氣混合,在一定限度內遇火即燃燒。
(一)pta生產過程
pta為石油的下端產品。石油經過一定的工藝過程生產出石腦油(別名輕汽油),從石腦油中提煉出mx(混二甲苯),再提煉出px(對二甲苯)。pta以px(配方佔65%-67%)為原料,以醋酸為溶劑,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經空氣氧化(氧氣佔35%-33%),生成粗對苯二甲酸。
然後對粗對苯二甲酸進行加氫精制,去除雜質,再經結晶、分離、乾燥、製得精對苯二酸產品,即pta成品。
國際、國內有廠家生產粗對苯二甲酸,如三鑫石化的epta,韓國三南的qta等。生產工藝中少了後面的精製過程。成本低,具有**優勢,可滿足不同聚酯企業需要。
(二) pta的用途
pta是重要的大宗有機原料之一,廣泛用於與化學纖維、輕工、電子、建築等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同時,pta的應用又比較集中,世界上90%以上的pta用於生產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簡稱聚酯,pet)。生產1噸pet需要0.
85-0.86噸的pta和0.33-0.
34噸的meg(乙二醇)。聚酯包括纖維切片、聚酯纖維、瓶用切片和薄膜切片。國內市場中,有75%的pta用於生產聚酯纖維;20%用於生產瓶級聚酯,主要應用於各種飲料尤其是碳酸飲料的包裝;5%用於膜級聚酯,主要應用於包裝材料、膠片和磁帶。
可見,pta的下游延伸產品主要是聚酯纖維。
2003-2005年國內各種聚酯生產能力統計表
年份纖維級
瓶級膜級
總計2003
1166.3
1476.7
1320
2004
1598.3
19721.7
1817
2005
1657.3
27131.7
1960
聚酯纖維,俗稱滌綸。在化纖中屬於合成纖維。合成纖維製造業是化纖行業中規模最大、分支最多的子行業,除了滌綸外,其產品還包括腈綸、錦綸、氨綸等。
2005年中國化纖產量1629萬噸,佔世界總產量4400萬噸的37%。合成纖維產量佔化纖總量的92%,而滌綸纖維佔合成纖維的85%。滌綸分長絲和短纖,長絲約佔62%,短纖約佔38%。
長絲和短纖的生產方法有兩種:一是pta和meg生產出切片、用切片融解後噴絲而成;一種是pta和meg在生產過程中不生產切片,而是直接噴絲而成。
滌綸可用於製作特種材料如防彈衣、安全帶、輪胎簾子線,漁網、繩索,濾布及緣絕材料等等。但其主要用途是作為紡織原料的一種。國內紡織品原料中,棉花和化纖佔總量的90%。
我國化纖產量位列世界第一,2005年化纖產量佔我國紡織工業纖維加工總量的2690萬噸的61%。化纖中滌綸佔化纖總量的近80%。因此,滌綸是紡織行業的主要原料。
滌綸長絲供紡織企業用來生產化纖布,滌綸短纖一般與棉花混紡。棉紗一般佔紡織原料的60%,滌綸佔30-35%,不過,二者用量因**變化而替代。 簡單地說,pta的原料是px,源頭是石油。
滌綸用pta佔總量的75%,而化纖中78%為滌綸。這就是“化纖原料pta”說法的由來
pta為對苯二甲酸,是生產滌綸的主要原料,主要是化工產品使用。
棉花紡織行業用到的
商品**中的“pta”是什麼產品。
pta是鄭交所在2006年12月28號推出的一種新的**品種,是精對笨二甲酸.
根據近幾年pta**變化情況分析,對pta**起決定作用的有兩方面。一是供求關係。在供求失衡的情況下,供求關係對**起決定作用;二是成本推動。
在石油**大幅波動的市況下,以石油為源頭的石化行業中,上游的成本轉移效應顯著。pta**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原料px及石油的**,尤其在pta**與成本相當接近甚至倒掛時,原料**變化的作用力非常明顯。上述兩種因素在現實中又常常交織在一起。
如近年的**中,當****發生**,一般會很快反映到px(對二甲苯)**,進而造成pta**的**。在下游化纖企業和紡織企業可以承受的前提下,這種成本的變化可以有效向下傳導。但當達到一定程度後,一旦pta**過高,超過了下游企業的市場承受能力,會造成下游產品銷售不暢,聚酯產品產銷下降庫存上升即隨之出現,聚酯工廠根本無法轉嫁高額成本,聚酯大面積降負不可避免地發生,下游產業鏈的反作用力即傳遞上游,從而降低對pta的市場需求。
因此,pta市場並非簡單的成本推動型市場,而是成本推動型與需求決定型共同作用的市場。
pta的應用比較集中,世界上90%以上的pta用於生產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它部分是作為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和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及其它產品的原料。
pta生產工藝過程可分氧化單元和加氫精制單元兩部分。原料對二甲苯以醋酸為溶劑,在催化劑作用下經空氣氧化成粗對苯二甲酸,再依次經結晶、過濾、乾燥為粗品;粗對苯二甲酸經加氫脫除雜質,再經結晶、離心分離、乾燥為pta成品。
精對苯二甲酸是生產聚酯纖維、樹脂、膠片及容器樹脂的主要原料,被廣泛應用於化纖、容器、包裝、薄膜生產等領域。pta的原料為二甲苯,二甲苯的原料為石油。而pta是聚酯的原料,聚酯又是滌綸的原料,而化纖中80%為滌綸,化纖佔紡織業原料36%的份額。
pta是精對苯二甲酸(pure terephthalic acid)的英文簡稱,在常溫下是白色粉狀晶體, 無毒、易燃,若與空氣混合,在一定限度內遇火即燃燒。
(一)pta生產過程
pta為石油的下端產品。石油經過一定的工藝過程生產出石腦油(別名輕汽油),從石腦油中提煉出mx(混二甲苯),再提煉出px(對二甲苯)。pta以px(配方佔65%—67%)為原料,以醋酸為溶劑,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經空氣氧化(氧氣佔35%—33%),生成粗對苯二甲酸。
然後對粗對苯二甲酸進行加氫精制,去除雜質,再經結晶、分離、乾燥、製得精對苯二酸產品,即pta成品。
國際、國內有廠家生產粗對苯二甲酸,如三鑫石化的epta,韓國三南的qta等。生產工藝中少了後面的精製過程。成本低,具有**優勢,可滿足不同聚酯企業需要。
(二) pta的用途
pta是重要的大宗有機原料之一,廣泛用於與化學纖維、輕工、電子、建築等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同時,pta的應用又比較集中,世界上90%以上的pta用於生產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簡稱聚酯,pet)。生產1噸pet需要0.
85—0.86噸的pta和0.33-0.
34噸的meg(乙二醇)。聚酯包括纖維切片、聚酯纖維、瓶用切片和薄膜切片。國內市場中,有75%的pta用於生產聚酯纖維;20%用於生產瓶級聚酯,主要應用於各種飲料尤其是碳酸飲料的包裝;5%用於膜級聚酯,主要應用於包裝材料、膠片和磁帶。
可見,pta的下游延伸產品主要是聚酯纖維。
聚酯纖維,俗稱滌綸。在化纖中屬於合成纖維。合成纖維製造業是化纖行業中規模最大、分支最多的子行業,除了滌綸外,其產品還包括腈綸、錦綸、氨綸等。
2005年中國化纖產量1629萬噸,佔世界總產量4400萬噸的37%。合成纖維產量佔化纖總量的92%,而滌綸纖維佔合成纖維的85%。滌綸分長絲和短纖,長絲約佔62%,短纖約佔38%。
長絲和短纖的生產方法有兩種:一是pta和meg生產出切片、用切片融解後噴絲而成;一種是pta和meg在生產過程中不生產切片,而是直接噴絲而成。
滌綸可用於製作特種材料如防彈衣、安全帶、輪胎簾子線,漁網、繩索,濾布及緣絕材料等等。但其主要用途是作為紡織原料的一種。國內紡織品原料中,棉花和化纖佔總量的90%。
我國化纖產量位列世界第一,2005年化纖產量佔我國紡織工業纖維加工總量的2690萬噸的61%。化纖中滌綸佔化纖總量的近80%。因此,滌綸是紡織行業的主要原料。
滌綸長絲供紡織企業用來生產化纖布,滌綸短纖一般與棉花混紡。棉紗一般佔紡織原料的60%,滌綸佔30—35%,不過,二者用量因**變化而替代。
簡單地說,pta的原料是px,源頭是石油。滌綸用pta佔總量的75%,而化纖中78%為滌綸。這就是“化纖原料pta”說法的由來。
是**品種,pta是精對苯二甲酸(pure?terephthalic?acid)的英文縮寫,是重要的大宗有機原料之一,其主要用點選此處新增**說明途是生產聚酯纖維(滌綸)、聚酯瓶片和聚酯薄膜,廣泛用於與化學纖維、輕工、電子、建築等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與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密切相關。?pta**即以苯二甲酸作為標的物的引交易品種,是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合約。
分子式:
簡單說就是衣服中的一種成分—纖維
服了樓上兩個人了。。。
這個品種是甲酸!!!
選擇不同的**公司,手續費差別是很大的
我們直接給你最低一檔:所有**品種手續費都只加1分(只+0.01)
pta全名精對苯二甲酸,樓上說的很清楚,下游產品很多,有很多分支。它是很多產品的原料,是一箇中間原料類的產品
**中的pta是什麼品種?
pta:
精對苯二甲酸(pta)是芳香族二羧酸中的一種,它主要用於與乙二醇酯化聚合,生產聚酯切片、長短滌綸纖維,廣泛用於紡織。此外,聚酯還用於電影膠片、塗料、油漆及聚酯塑料的生產。
pta(精對苯二甲酸),用於生產聚酯,也就是滌綸的主要原料,目前我國的進口依存度是在50%左右,一半左右是進口的。
pta(精對苯二甲酸)
**裡pta跟那些商品有關,我需要關注哪些有關pta的新聞。
**軟體f10有品種產業鏈資料,裡面有介紹pta的影響因素。
pta為石油的下端產品,pta的原料是px,源頭是石油對pta**起決定作用的有兩方面
一是供求關係。在供求失衡的情況下,供求關係對**起決定作用;
二是成本推動。在石油**大幅波動的市況下,以石油為源頭的石化行業中,上游的成本轉移效應顯著。
pta**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原料px及石油的**,尤其在pta**與成本相當接近甚至倒掛時,原料**變化的作用力非常明顯。
主要關注**,其次關注下端市場供求
pta做一手3塊錢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