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古希臘的悲劇,古希臘四大悲劇分別是什麼?

古希臘悲劇起源於祭祀酒神狄奧尼索斯的慶典活動。戲劇大都取材於神話、英雄傳說和史詩,所以題材通常都很嚴肅。
最早的悲劇作家包括“戲劇之父”忒斯庇斯、最先在戲劇中引入面具的科裡洛斯等。但這一時期成就最高的悲劇作家則是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三人。
古代希臘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給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悲劇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古希臘悲劇是世界古代文化的瑰寶,雖已歷時數千載,但其動人的情節、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技巧,至今仍然能強烈**撼人們的心靈,令人贊咬。

古希臘悲劇主要不是寫悲,而是在於表現崇高壯烈的英雄主義思想。根據亞里斯多德定義,古希臘悲劇“描寫的是嚴肅的事件,是對有一定長度的動作的摹仿;目的在於引起憐憫和恐懼,並導致這些情感的淨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從而成悲劇,因而悲劇的衝突成了人和命運的衝突”。古希臘的“悲劇”先於“喜劇”而產生,只是現實。
藝術的生髮,或許與每個民族的心理承受相適應。當悲劇形態走向世界,當悲劇精神在後世發光時,社會人士的不完美得到揭示,苦難的警鐘開始敲響;人對神的、命運的、自身侷限的挑戰,也拉開了序幕。哭泣過,再歡笑,這歡笑才更燦爛。
古希臘悲劇起源介紹古希臘悲劇起源於祭祀酒神狄奧尼索斯的慶典活動。在古希臘世界漫長的演進過程中,這種原始的祭祀活動逐漸發展成一種有合唱歌隊伴奏,有演員表演並依靠幕布、背景、面具等塑造環境的藝術樣式,這就是西方戲劇的雛形。古希臘戲劇大都取材於神話、英雄傳說和史詩,所以題材通常都很嚴肅。
亞里士多德曾在《詩學》中曾專門**悲劇的含義。他認為悲劇的目的是要引起觀眾對劇中人物的憐憫和對變幻無常之命運的恐懼,由此使感情得到淨化。悲劇中描寫的衝突往往是難以調和的,具有宿命論色彩。
悲劇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堅強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氣概,卻總是在與命運抗爭的過程中遭遇失敗。
古希臘四大悲劇分別是什麼?

學理論法的知道的四大悲劇之一,還包括”安提戈涅之怨”,應該不是經典所稱的古希臘三大悲劇。
什麼是古希臘悲劇與三大悲劇家?

“悲劇”一詞用在古希臘戲劇上可能會引起人們的誤解,因為古希臘悲劇的著意在“嚴肅”,而不在“悲”。
古希臘悲劇起源於古希臘人祭祀酒神的儀式。古希臘農民於收穫葡萄時節裝扮成牧羊人,舉行歌舞,崇拜酒神狄俄尼索斯,這種歌叫做“酒神頌”。表演時,臨時編幾句詩來回答歌隊長提出的問題,講述酒神在人世間漫遊和宣教的故事。
古希臘悲劇的題材大多取材於神話、傳說和史詩,通過神話和英雄傳說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這些悲劇涉及命運觀念、宗教信仰、國際與國內戰爭、政治問題、民主制度、社會關係、家庭問題,並且提出了悲劇詩人對這些問題的看法。
古希臘產生了三大悲劇作家。
第一個是埃斯庫羅斯,現存七部較完整的悲劇。他使悲劇有了深刻的內容和完備的形式。他的悲劇佈局比較簡單,抒情氣氛十分濃厚,人物氣魄雄偉,風格莊嚴崇高,語言雄渾有力。
他首創三聯劇的悲劇形式,使希臘悲劇趨於完善,被稱為“悲劇之父”。代表作是《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第二個是索福克勒斯,現存七部完整的悲劇。他使悲劇藝術趨於完善,他的悲劇佈局複雜、嚴密、完整,人物性格鮮明,風格樸質、簡潔。他的作品多描寫理想化的英雄人物與命運的衝突,但終究不能掙脫命運的擺佈而走向毀滅,反映了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權盛極而衰時期的社會面貌。
作品《俄狄浦斯王》是他最著名的悲劇。
第三個是歐里庇得斯,現存作品十八部。在他的悲劇中,對雅典統治者對外侵略、對內剝削的高壓政策,對於壓迫和虐待奴隸的問題,對社會上存在的貧富懸殊、男女不平等、道德敗壞的現象,都進行了揭露和批判。他善於描繪人物的心理,風格比較華麗,語言流暢,接近口語,十分自然。
代表作品是《美狄亞》。
公元前4世紀,雅典在內戰中失敗之後,民主政治衰落了,悲劇也隨之衰落。雅典的大酒神節舉行到公元前120年為止,至此古希臘悲劇的歷史便告結束。
古希臘悲劇有什麼樣的特徵

1、借用神話題材,以人與命運的鬥爭為主題,反映當時人們的生活途徑和普遍關心的社會問題。
2、著重表現主人公的英雄行為,整個氣象不是悲慘而是悲壯,顯出崇高、莊嚴的風格。
3、有固定的結構程式和表現形式。
4、最突出的是神人同形同性~

1、借用神話題材,以人與命運的鬥爭為主題,反映當時人們的生活途徑和普遍關心的社會問題。
2、著重表現主人公的英雄行為,整個氣象不是悲慘而是悲壯,顯出崇高、莊嚴的風格。
3、有固定的結構程式和表現形式。
4、最突出的是神人同形同性~
古希臘(greece)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頭之一,古希臘文明持續了約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淵源。
西方有記載的文學、科技、藝術都是從古代希臘開始的。古希臘不是一個國家的概念,而是一個地區的稱謂,其位於歐洲東南部,地中海的東北部,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和愛奧尼亞海上的群島和島嶼、土耳其西南沿岸、義大利東部和西西里島東部沿岸地區。
公元前5、6世紀,特別是希波戰爭以後,經濟生活高度繁榮,科技高度發達,產生了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詩歌、建築、科學、文學、戲劇、神話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這一文明遺產在古希臘滅亡後,被古羅馬人延續下去,從而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公元前2000年,愛琴文明發祥於克里特島,後來文明中心移至希臘半島,出現邁錫尼文明。克里特島文明與邁錫尼文明合稱愛琴文明,歷時800年,它是古代愛琴海文明的開端。古希臘緊鄰地中海和愛琴海,是海洋文明(西方文明)的源頭,所以古希臘文明又稱海洋文明。
古希臘地處地中海東部,它的地理範圍比今天希臘共和國版圖大一些,大致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愛奧尼亞群島和小亞細亞半島西部沿海地帶。愛琴文明是希臘最早的文明,它是愛琴海及周邊地區青銅文明的統稱,其中心先後在克里特島和邁錫尼。公元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島出現了最早的國家。
希臘愛琴海地區很早就有人類活動。在北希臘的卡爾息狄斯地區曾發現早期人類頭骨,有的學者認為屬於尼人(即尼安德特人)型別。

古希臘悲劇大都取材於神話、英雄傳說和史詩,其反映的事件和情調都很嚴肅。古希臘悲劇一般具有深遠的歷史、宗教和人文背景,**形而上學的和倫理學的問題,考查生活的意義,把人的生存看成是對智慧和意志的挑戰。悲劇中描寫的衝突往往是難以調和的。
悲劇主人公多半具有堅強不屈的性格,雖然在與命運或逆境的抗爭中失敗了,但其精神是不可戰勝的,其形象高大雄偉,氣勢壯烈磅礴。這一切賦予悲劇一種崇高悲壯的風格。
什麼是古希臘悲劇與三大悲劇家?

“悲劇”一詞用在古希臘戲劇上可能會引起人們的誤解,因為古希臘悲劇的著意在“嚴肅”,而不在“悲”。
古希臘悲劇起源於古希臘人祭祀酒神的儀式。古希臘農民於收穫葡萄時節裝扮成牧羊人,舉行歌舞,崇拜酒神狄俄尼索斯,這種歌叫做“酒神頌”。表演時,臨時編幾句詩來回答歌隊長提出的問題,講述酒神在人世間漫遊和宣教的故事。
古希臘悲劇的題材大多取材於神話、傳說和史詩,通過神話和英雄傳說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這些悲劇涉及命運觀念、宗教信仰、國際與國內戰爭、政治問題、民主制度、社會關係、家庭問題,並且提出了悲劇詩人對這些問題的看法。
古希臘產生了三大悲劇作家。
第一個是埃斯庫羅斯,現存七部較完整的悲劇。他使悲劇有了深刻的內容和完備的形式。他的悲劇佈局比較簡單,抒情氣氛十分濃厚,人物氣魄雄偉,風格莊嚴崇高,語言雄渾有力。
他首創三聯劇的悲劇形式,使希臘悲劇趨於完善,被稱為“悲劇之父”。代表作是《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第二個是索福克勒斯,現存七部完整的悲劇。他使悲劇藝術趨於完善,他的悲劇佈局複雜、嚴密、完整,人物性格鮮明,風格樸質、簡潔。他的作品多描寫理想化的英雄人物與命運的衝突,但終究不能掙脫命運的擺佈而走向毀滅,反映了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權盛極而衰時期的社會面貌。
作品《俄狄浦斯王》是他最著名的悲劇。
第三個是歐里庇得斯,現存作品十八部。在他的悲劇中,對雅典統治者對外侵略、對內剝削的高壓政策,對於壓迫和虐待奴隸的問題,對社會上存在的貧富懸殊、男女不平等、道德敗壞的現象,都進行了揭露和批判。他善於描繪人物的心理,風格比較華麗,語言流暢,接近口語,十分自然。
代表作品是《美狄亞》。
公元前4世紀,雅典在內戰中失敗之後,民主政治衰落了,悲劇也隨之衰落。雅典的大酒神節舉行到公元前120年為止,至此古希臘悲劇的歷史便告結束。